9月1日,芜湖市教育局对外发布了《芜湖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暨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实施方案(试行)》
各县市区、开发区教育局(社会事业局、教育文体局),各直属学校(含民办),安师大附中、附小、附幼: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、体育的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”的重要论述精神,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》,稳步推进《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“五大行动”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》,在“双减”背景下,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,探索打造中小学体育教育强市,制定本工作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,创新学校体育实施方式,拟在全市范围义务教育学校内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,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,提升青少年运动能力、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,培养身体健康、体魄强壮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二、实施原则
(一)鼓励“一校一策”:坚持问题导向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各学校结合实际形成“一校一策”,智慧落实义务教育学校“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”。
(二)探索“一校多品”:着力推进学校体育育人理念、育人模式和方式方法变革,县市区以我市体育教育联盟、“品质系列课程”为抓手,进一步激发学校体育工作活力,鼓励学校体育在“一校一品”的基础上向“一校多品”发展,形成学校体育特色,丰富学生体育技能。
(三)保证高质高效:按照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体育教学模式,探索实施一体化教学,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课堂质量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,避免出现为开设每天一节体育课而拼课时、凑师资、重形式、轻质量的现象发生。
(四)做到统筹兼顾:各学校必须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,保证各类课程的开设和学时要求,不得因为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,随意增加或削减课程门类,或随意改变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和学科总学时数。
(五)实现“悦动”越乐:尊重学生个体差异,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,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,结合实际、因材施教,让不同阶段、不同层次、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,享受运动的快乐,达成人人有项目、班班有活动、校校有特色的“悦成长”目标。
三、主要举措
(一)创新落实体育课程。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,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课设置普遍为一至二年级4节课、三至九年级3节课,支持和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实际,在保证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,开展长短课结合、形式多元的体育课,探索将大课间、体育社团、体育拓展课程等各种形式有机融合到体育课堂,确保小学在下午四点半前、初中在五点半前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,切实有效增加学生体育课以及体育运动时间。
(二)丰富拓展体育课程。学校要构建富有芜湖特色的“悦动”越乐体育课程,设立体育课程“超市”,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,围绕教会、勤练、常赛的要求,完善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体育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组织方式,探索实施一体化教学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,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,指导学生掌握跑、跳、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、篮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跳绳、啦啦操等专项运动技能。支持和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发形式多样、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特色体育课程和特色体育项目,形成“一校一品”向“一校多品”发展新局,激励每一个学生掌握多项运动技能,至少拥有2项以上体育特长,并能收获运动竞赛高峰体验。
(三)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。学校要根据场地器材条件、传统特色和气候特点,因地制宜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。要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,鼓励学生走向操场,走进大自然,走到阳光下,参加丰富多彩的“达标争先”活动,形成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。要挖掘学校体育资源潜力,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,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,满足不同特长、不同兴趣、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,保证学生有丰富的锻炼项目、足够的锻炼时间,最终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,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(四)完善体育竞赛制度。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性或专项性的体育运动会。每年要召开春、秋季运动会或组织阳光体育节活动,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。要制定阳光体育节活动方案,面向全体学生,做到“人人有项目、班班有活动、校校有特色”。
(五)完善学生体质测评体系。严格按照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要求,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监测、评估、干预和评价,建立健全学生全周期体质健康档案,为科学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依据。建立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机制,制定体育课程评价监测指标体系,将评价导向从“教了多少”转向“教会了多少”,实现课时与质量并重。在办学水平评估、体育专项督导、体育一小时飞行检查及常规性督导等项目中,增加并细化学校“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”指标,切实加强对学校的督导评估,并注重强化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。
四、推进步骤
(一)第一阶段:2022年秋季学期。
1.试点推进:2022年秋季学期镜湖区、繁昌区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先行。
2.示范研讨:2022年秋季学期第九周,总结和梳理试点学校开课情况,在试点学校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现场会,结合试点学校开课情况及现场会情况,修订和完善下一步实施方案。
3.逐步推进:2022年秋季学期第九周后,镜湖区、繁昌区全体义务教育所有公办学校、更多优质民办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,鼓励其他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试点推动;强化市级统筹,建立工作机制,常态进行检查、督导。
(二)第二阶段:2023年春季学期。
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及时总结交流经验,推广先行示范校创新举措,在全市逐步实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;推动全市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,体育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健全,育人成效显著增强,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大幅提升。
(三)第三阶段:至2023年年底。
中小学体育教育强市基本建成,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,“一校多品”体育特色百花齐放,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居全省前列,在全省形成区域示范。
五、保障实施
(一)明确工作责任。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,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、组织、协调、监督和检查。要从实际情况出发,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,从组织领导、科学管理、评价考核、条件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、细致、周密安排,明确责任人,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。校长是开展活动的第一责任人,要带头参加活动;班主任是学生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课的直接组织者,要带领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;体育教师要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,对课间、体育活动课、早操及各种体育竞赛形式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专业指导,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特色体育锻炼项目。
(二)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。加大对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投入,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建设体育活动场地和购买体育器材,使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置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。体育器材室安排专人对器材进行规范管理。
(三)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。要制定实施计划,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。学校要倡导教师全员参与,提高全体教师的体育素养,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、为学生做好表率,鼓励非体育类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根据非体育专业教师自身的爱好、特长,经培训后从事体育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。
(四)加强体育安全管理。组织与实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,要遵循教育规律,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,开展相关活动。建立完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,制定安全预案,落实安全责任,加强安全教育和过程管理,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,确保学生安全。
(五)自觉接受社会监督。学校向社会公布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、活动情况、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,自觉接受社会、媒体和家长的监督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,及时核查、反馈,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。学校将实施方案张贴到各班教室和学校室外宣传栏。
(六)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。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,充分利用各级广播、网络等媒体,广泛宣传国家、省市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。学校要召开教师会、学生会,通过校园网、黑板报、手抄报、宣传栏、张贴标语等形式,宣传上级文件精神,让广大师生人人明白,深入人心,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。要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情况,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,努力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氛围,促进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深入开展。
2022年8月26日
来源:皖江明珠、芜湖市教育局